中國環衛劉爾耐:打造首個互聯網環衛服務平臺
自2014年以來,在政策的不斷利好和社會資本的青睞下,環衛行業迎來難得崛起契機。加之我國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大力推廣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環衛領域市場化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根據中國環保在線分析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共有4000~5000家企業涉及環衛業務,預計到2020年,我國環衛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環衛企業和產品的良莠不齊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行業重組洗牌期將伴隨市場日益成熟而到來。
劉爾耐,這位有著十年環衛行業從業經驗的先行者,面對環衛行業突如其來的蓬勃發展,看到了隨之而來的潛在問題。劉爾耐說到:“環衛行業近兩年發展非常迅速,可能是因為行業特殊性,互聯網上還沒有一個真正專業的環衛行業交流展示平臺,而在綜合型電商平臺上,環衛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對整個環衛行業的影響也比較大?!?劉爾耐希望通過整合資源,搭建一個能夠整合環衛行業內所有優質產品和企業的互聯網平臺,一方面能夠讓目前相對混亂的環衛市場更加規范,一方面能夠為行業內的企業和客戶提供一個互惠互利的交流平臺,而中國環衛互聯網服務平臺正是劉爾耐給出的答案。
環衛行業是指為有效治理城市垃圾等城市生活廢棄物,為人民創造清潔、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進行的垃圾、糞便的收集 、運輸、處理、處置、綜合利用和社會管理等活動的總稱。劉爾耐表示,很多人會把環衛和環?;鞛橐徽?,但環衛只是環保的一部分,而與環衛關系最密切的就是垃圾收集和處理。
大部分國人對垃圾收集和處理認知還停留在簡單的而直接的收集、焚燒和填埋上,但這樣做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先進的環衛理念與產品被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光是垃圾分類這一項就有不少高科技解決方案,比如帶有分類標識的垃圾口袋和對應的智能垃圾桶,使用者首先得根據標識將對應的垃圾裝入口袋,然后再扔垃圾是需要將垃圾口袋上的二維碼對準智能垃圾桶的掃描接口,只有掃描匹配時,垃圾桶才會打開,從而有效避免分類垃圾錯誤倒放的情況。同時,還有高效的智能垃圾分類機器,在垃圾分類還沒有徹底普及前,盡可能的將混裝垃圾在處理前進行有效分類。而正確的分類不僅能更有效的將不可回收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還能讓可回收垃圾進行再利用,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帶來可觀的收益。
中國環衛互聯網服務平臺的作用正是將這樣正規優質的環衛產品進行整合與展示,同時將正確的環衛理念和方式進行傳遞。劉爾耐表示,為了更好的規范中國環衛上的內容和產品展示,不僅所有的環衛相關知識內容會經過自己的審核后才會上線,提供產品的企業也必須要是制造或者研發環衛設備,且具有專業技術的企業,同時還需要有合法的資質才能進駐,以此來保證中國環衛上內容和產品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更加規范和有效的推動環衛行業的良性發展。